正殿是琉球王國最大的木造建造物,也被稱為國殿或百浦添御殿,如字面意思所示,意指象徵著支配全國的重要建築。
正殿外表的兩層樓的三段式建築,以及龍柱的裝飾等,在日本及中國都沒有類似的案例,屬於琉球特有的類型。
首里城正殿牆上的彩色塗料使用的是桐油,底料的一部份使用了漆料。
木造的三層樓建築,一樓稱為「下庫理」,主要是國王親自執行政務及儀式的場所;二樓稱為「大庫理」,是國王、親屬及女官們舉行儀式的場所。三樓是以通風為目的的閣樓房間。
根據復原前實施的發掘調查,認為創建時期約在14世紀末左右,在此之後經歷過數次的燒毀與重建。1992年(平成4年)修復的建築,是18世紀初採用在沖繩戰中被燒毀後殘留的正殿為藍本重建而成。
正殿的建築是以中國宮廷建築及日本建築樣式為基礎,加上琉球獨特的構思所設計而成。正面的石階左右兩側裝飾著龍的雕刻,稱之為「大龍柱」,扶手後方還配有了一對「小龍柱」。其他柱子及橫梁上也有多處裝飾著龍形雕刻。龍是國王的象徵,故有許多龍像曾經棲於首里城內。
國王的御座。
關於國王的椅子,是根據1477年~1526年在位的尚真王御後繪(肖像畫)所再現的物品。2樓與1樓一樣,在相同的地方放置著御差床,被認為是非常珍奇的事。
特別是二樓的國王御座,設計得絢爛豪華。御座左右的柱子上繪有龍像,周圍還配有雲朵。
正殿1樓稱為「下庫理」,主要是國王親自執行政務及儀式的場所。
將御差後方的窗門打開後,裡面有國王專用的階梯,國王可以使用此階梯從2樓起駕至御差床。
中央華麗的部分被稱為「御差床」,是執行政務和舉辦儀式時國王御用寶座。御座左右為太子及皇孫就坐的「平御差床」。
御差床兩側的朱柱上繪有金龍及五色祥雲,天花板彎曲成拱形,呈現高貴獨特的風格。此外根據記載,御差床兩側曾掛有麒麟及鳳凰的繪畫。
正殿二樓被稱為「大庫理」,是王妃以及身份較高的女官們日常使用的場所。2樓的「御差床」是國王在舉行儀式或宴會時的御用寶座。儀式進行間會在壁龕擺放香爐、龍形燭台、金花及雪松等,並在牆上掛上孔子畫像。房間上方曾懸掛著多幅由中國皇帝所賜予的御書匾額。根據古老資料復原後的「中山世土」的匾額曾經也被展示與眾。
壇的形式與寺院的須彌壇相似,御差床下方側面的壁板有葡萄及松鼠的紋樣雕刻。欄杆的正面立有一對金龍柱,其他部分皆使用黑漆加上沈金技巧裝飾。
「御差床」正面的房間被稱為「唐玻豐」,每當正月儀式或是送親筆信給中國皇帝時,國王會坐在椅子上,並與排列在御庭的眾官員舉行儀式,是相當重要的場所。曾經是一個享有聲望的空間, 周圍環繞唐玻風格的屋頂與巨龍的裝飾。
南東方的房間被稱為「御先神子齋」,是國王自身與官女們每天早晨朝東方參拜神靈之地。「御床」被作為神龕祭祀著神靈,官女在此焚燒抹香祭拜「火神」等。身分較高的神女的任命儀式等,也是由國王及王妃出席在此舉行。三樓曾經是以通風為目的而建的閣樓房間。
© Shurijo Castle Park All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