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邊文化財產

首頁 > 設施介紹 > 周邊文化財產

首里城公園中的設施,都是自王國時代傳承下來的歷史建築與史跡。

弁財天堂與圓鑑池

弁財天堂與圓鑑池

「圓覺寺」前方的水池為「圓鑑池」,池中央的紅瓦舍為「弁財天堂」。

「圓鑑池」是建於1502年的人工池,用來匯集首里城或圓覺寺的泉水及雨水。溢出的水會再流進相鄰的水池「龍潭」。在沖繩戰役時遭受破壞後,已於1968年修復為現在的模樣。水池水深約3公尺左右。

「弁財天堂」供奉著掌管航海安全的水之女神-弁財天。建於1502年,當初是爲了收藏朝鮮國王所贈的方冊藏經。1609年薩摩入侵時弁財天堂遭受破壞,隨後於1629年修復完成,並將圓覺寺中的弁財天神像供奉於此,據說之後因為荒廢的關係,薩摩將新神像移置此處。只是在沖繩戰役時又遭受破壞,已於1968年(昭和43)修復完成。

通往弁財天堂的小橋為「天女橋」,石造欄杆上雕刻著蓮花,具有中國南部「駝背橋」的特徵。

此外,在圓鑑池與龍潭之間的水路上有一座拱形橋被稱為「龍淵橋」,被推定與天女橋為同年代建築。

龍潭

龍潭

「龍潭」是1427年建造的人工水池。

根據過去被建於這附近的沖繩最古老石碑碑文「安國山樹華木記」所記載,龍潭是國相(攝政)-懷機遠赴中國習得造園技術後所建造而成。

此碑文上大概記載著「於安國山挖建龍潭,種植芳香的花木,作為萬人都能利用、象徵太平天國及永恆的紀念碑」等內容,由此可見龍潭在當時也是庶民能夠放鬆使用的景點。在龍潭池畔也會舉辦款待中國皇帝的使者及冊封使的遊船宴會。

從「龍潭」與相鄰的「圓鑑池」到首里城的路上,有個陡峭傾斜的綠地,一般通稱「Hantan山」,在沖繩戰役前是聳立著10公尺以上巨大茄苳樹的森林。

圓覺寺

圓覺寺

過去首里城周邊有不少佛教寺院或御殿(王族與家臣的建築)等,加上宅邸附近圍繞著石牆及茂密的樹林,醞釀出王都的氛圍。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寺廟即為「圓覺寺」。

圓覺寺創建於1494年,當時是臨濟宗於沖繩的總寺,也曾作為第二尚氏王統歷代國王的菩提寺。寺院是以禪宗的「七堂伽藍」結構建築而成,境界內會配置著不少建築物。

其中佛殿是個集聚琉球建築精粹的建築物,內部中央的須彌壇供奉著佛像,且被裝飾著。1933年(昭和8)包含總門、山門、佛殿等共有9件被指定為舊國寶,遺憾的是全在沖繩戰役中遭受破壞。

在這之後於1968(昭和43)年修復整備,現今總門與其兩側的石牆、右脇門及放生池已被復原,唯獨架於池上的放生橋仍然保留當時的樣貌,已被指定為國家重要文化財。

木曳門

木曳門

此門只有在首里城修建和石牆修復工程時,作為資材搬運專用門而使用。

平日用石塊封住入口,當數年一度的工程進行時才會將石塊撤去。

現在已作為無障礙參觀路線整備完善。

繼世門

繼世門

首里城東側的門,也可以說是後門。同時也是外城門,故有別名「添繼御門」。

繼世門的兩側建有兩座石碑,上面記載著當初為了對抗來勢兇猛的倭寇,因而被建於1544年等內容。此門在1988(平成10)年復原完成。

Page Top